上帝也发飚

本科时,江爷爷的“too young, too simple, sometimes naive”颇为轰动,传为一时美谈。只有 L 同学看过之后,第一句话是“老江说的并没什么不对”,让我印象颇深——当时大家的注意力,显然都集中在江 core 比比划划的表演上面了。

这事用时髦点的话讲,叫“话糙理不糙”。

可惜媒体很少这样明白事理——尤其又是在自己被批评的时候——于是经常揪住“话糙”这一点大作文章。

比如最近麻生同学该在什么地方交际应酬的事情,就可以通过断句、拼凑、引申放大等一系列手段转进成这样一个“让人忧心”的段子——拍也不拍在点子上,批评厨子不说菜的事却揪住他会不会脑筋急转弯,找这些个边角料下手未免下作。

可是,辨一事易,辨三事难。虽然老祖宗留了很多成语来警醒咱们这些后辈——“曾参杀人”、“三人成虎”、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”——媒体要是一天到晚在你耳朵边吹的都是这种风,你也难免忘记了成语,蒙蔽了双眼,这背后的道理或许只有传说中的心理学能说得清。

唉,媒体怎么这么坏啊!可是等等,这天下熙熙攘攘,利来利往,媒体要总是热衷于某类事情,也必然是无利不起早的啊。

于是,从字里行间,我读到了血淋淋的四个字——眼球经济。媒体当然自诩客观公正,只是他们在遇到你潜意识里可能想要的东西的时候,从不吝惜篇幅笔墨而已。而这个循环里,又能责备谁呢?我仿佛听见老罗声嘶力竭的质问“人民有没有庸俗的权力!”——这就是本恶的人性啊。

等等,不是也有说人性本善的么?呃,我其实更认同告子、王阳明同学主张的人性无善恶。在今天这个话题里,善恶只存于您一念之差,而这一念之差,可能只是出于猎奇。

冷淡如康夫同学也终究没能按捺得住“我能客观认识自己。我不像你。”的时候,我觉得,即使是上帝,也早晚会发飚吧。

题外话:为了这个标题特意查了下字典,挺有意思,居然是“飚同飙”,但是看字给人的感觉可相差万里啊,一个风风火火,另一个么……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