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 迷途 (4)

1991 年的夏天,一件重要的事发生了——我参加了那年的全国少年儿童计算机应用竞赛,一个我一度以为就是 NOI 的比赛。

参赛的名额只有两个。大师姐二师姐当仁不让。L 老师很想再带些苗子出去见见世面,但也很犹豫。组里剩下的四小强都是刚刚念完四年级的小不点。此去先取帝都,再战廊坊,舟车劳顿,人地生疏。这事放在今天连组织个春游都要犹豫再三的教育工作者眼里,就是天方夜谭。

当然 L 老师也必须征求家长意见。家长会的结论,我随两位师姐赴京,没有参赛名额,目的是涨见识。我一直相信这机会是我老妈给我争取来的。她过人的战略眼光曾数次改变我的人生轨迹(比如 1987 年老妈托关系把我送入离家 5 公里的 J 小学),这次也不例外。

师徒四人就此上路。

这是我第一次坐长途火车,硬座。那时从东北老家到帝都的火车要跑上大概两天一夜。我仍然记得前排顺窗口扔盒饭溅在我胳膊上的菜汤,打扑克输了请大家吃西瓜(真是没拿我当小孩啊~),以及到了北京某招待所的第一晚,躺在床上却依然咣当咣当在颤的感觉。

在北京,我们和 Y 中学的 T 老师、Q 学长和 Y 学长汇合。

T 老师是位很和蔼的女老师。二师姐毕业之后还专门去 Y 中学投奔了她。只是好像她不久就退休了,Y 中学的计算机竞赛便从此无人挑梁,这是后话。

Q、Y 两位学长都是清瘦的帅哥。Y 学长多数时间都无视我的存在。但 Q 学长会在闲暇时问我所学,并加以点拨。如今想来大抵是 Q 学长更年长成熟,因此更平易近人吧。L 老师要务所累无法分身那日,更是 Q 学长带我乘地铁(貌似当时只需 5 毛钱)去石景山游乐园玩了一圈。石景山游乐园,此生只去过那一次。现在回想,隐约记得过山车,竟忆不起是否坐过。反倒是联合大作战的街机,我竟侥幸比 Q 学长活得久些,历历在目。真是天生的宅男。

参观了当年令人震撼的 Apple IIe 控制小车走迷宫,也算不虚此行了。

但 L 老师毕竟神通广大。

他在比赛的最后一天,为我争取到了上机的机会。

工作人员看了看我的年龄,指给了我一台 Apple IIe——一台操作环境里甚至没有光标的 Apple IIe。没有光标!!对于 LOGO+一点点 BASIC 就是全部的我来说,这样的环境陌生到难以想象。

其实那只是个指法游戏。

“一架拖着字母的飞机自屏幕上方飞过,按下相应键即可令位于屏幕下方的高射炮命中飞机并得分。定时长,算得分。”没有光标的那一页如是说。

我却没怎么看那页说明,习惯性的按了回车——直接进了游戏。或许这习惯在我时常浪迹游戏厅(FC,计时收费)的经历中不难找到根源——时间就是金钱,反正外文也看不懂——但在大多数场合下却绝不是好习惯。

于是我无动于衷地看着飞机一架接一架的飞过,花了大概一半的计时搞清楚这游戏到底要干嘛,然后开始措手不及。

游戏结束。工作人员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朋友以后还有很大潜力,然后给了 L 老师一个诡异的微笑,我的赛程到此为止。

如果换作 LOGO 绘图,结果或许会更好些。如果我说没看清楚题目而要求再来一次,结果或许会更好些。如果……

只是现实中没有如果。遗憾的发生大多源于情商的不足而非能力的缺憾。我也只能后来自己写了好些个类似的指法游戏来安慰自己。遗憾的是,忽视文档的糟糕习惯却并未因这次触动而有所变化,真正学会并习惯于动手之前、提问之前 RTFM,对我来说,实在是个漫长的过程。

但 L 老师的神通不仅于此……

他竟然为我搞到了一张优胜奖的证书!一张写着我的名字,卡了科技部、教育部等五个国字号鲜红大印的证书!一张让平素威严有加的 L 老师也眉飞色舞的证书!11 岁的我心花怒放。

多年之后我才明白,有些经历,来得太早,虽然不见得是坏事;但是来得太容易,却绝不见得是好事。喜忧参半,我的 IT 生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

评论

erain说…
想来我也曾学过logo语言呢,真是恍如隔世。